弟兄姊妹平安,这一周大家都陆陆续续回归到了原有的工作状态,也特别感恩,近日北京的疫情没有继续发酵。可能过不了多久,就能在教会中见到每一个弟兄姊妹!也希望再次见到大家的时候,大家都有一个饱满的属灵状态。我们一同祷告:
天父感谢你带领我们来敬拜你,你是赐力量的神,求你与我们同在,开启我们眼,来明白你的话语。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。阿门!
导言
不知道大家对历史是否感兴趣,我自己比较喜欢看历史,我觉得往往真实的历史,总比电视剧电影里拍的有趣。在我们中国历史中,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改革,或者叫变法,比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,奠定了法家的基础;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,开启了少数民族向汉族融合的过程;再比如北宋的王安石变法;明朝的张居正改革;以及距今一百多年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。
虽然我们在教科书中,往往会大力的鼓吹这些改革,但是其实改革和变法的难度和风险是非常高的,很少有改革能够成功的坚持下去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改革往往都会触碰到既得利益集团,也就是改革者当时的同僚们。所以这个时候,除了皇帝的支持外,一个发起改革的人,往往都会引经据典,来为自己的改革铺平一条言论道路。
但是其实,通常情况下,那些经典都是被改革者们所利用。比如在戊戌变法的时候,康有为就曾经提出过,孔子本身就是支持变法的,这个观点,并且还写了一本《孔子改制考》,摘录了孔子支持改革的言论。这非常有趣,如果你稍微了解孔子的话,你就知道孔子走的是复古路线,他本意是想恢复原来周王朝时期的传统,根本不是什么改革,所以孔子在戊戌变法中,也被利用了。
一般来说,改革或者变法,都是一个王朝,到了一个瓶颈期,内卷越来越严重,国家逐渐开始走下坡路,此时一个想要有一定作为的君主,他想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,他提拔一个试图改革官员,给他很大的权利,让他来进行变法。刚才例子中,除了北魏孝文帝改革,是由皇帝自行发起之外,其他改革和变法都属于这种情况,所以大部分的改革,也都使用了改革者的名字作为一个标志。
为什么讲这个呢?其实在耶稣的时代,以色列这个国家早已经亡国,其中的百姓,整个犹太民族,正在被外邦统治者罗马人所欺压。罗马的省长统治者希律,因为几个外国博士的话,就下令屠杀一个小镇上的所有男婴,视生命如草芥;除此之外,此时犹太人内部,内卷也非常严重,文士和法利赛人拥有着解读圣经的权威,并且还编写了一套口传律法,用各种严格的外在行为,来要求和辖制着上帝的选民。
在这个时刻,耶稣出现了,他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,直击整个民族的痛点,成为了当时时代的头号网红,流量也很快改过了他的开路先锋,施洗约翰。耶稣的很多行为和法利赛人不一样,他没有严格遵循法利赛人和文士所制定的“口传律法”,比如他在安息日的时候,医治病人;他也没有去做很多法利赛人认为虔诚的举动,比如站在十字路口禁食祷告;而且耶稣的教导,也不同于文士和法利赛人教条式的教导,人们没听之后没有觉得被辖制,反而得到了释放。所以人们对于耶稣的神迹和教导,往往又新奇,又惊讶。马可福音1:27节,耶稣在迦百农赶鬼之后,人们感叹说:“这是什么事?这是个新道理啊!”
不过随着耶稣的名声传遍四方,随着耶稣与原有宗教团体的矛盾日益加赠,人们开始猜想,耶稣的到来,是不是完全颠覆现在的宗教体系,颠覆现有的口传律法,引导人们来一次彻底的宗教变法?甚至他领导革命,来带领百姓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王国?
引言(17-20)
律法永存
而犹太人的这些猜想,正是耶稣在登山宝训中,要回答他们的内容。我们常常称马太福音5-7章为登山宝训,而在这篇宝训当中,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,其实是在讲关于律法和先知。我们来看**【太5:17】“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;我来不是要废掉,乃是要成全。然后让我们再翻到【太7:12b】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**所以5-7章,中间从5:17到7:12,耶稣都是在讲关于律法和先知,律法和先知是什么?就是以色列人手中的旧约圣经。
在了解这些之后,我们进入今天的经文。5章从17节到48节,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,第一部分是引言,17-20节,耶稣证实自己不是要废掉律法,乃是要成全律法;第二部分21-48节,耶稣描述了六条律法的应用,包括发怒、奸淫、离婚、起誓、报复、爱仇敌。
我们来看引言部分,17-20节也可以分成两部分,其中17-18 是律法永存。在17节耶稣表明了自己来的目的,不是要废掉律法,而是要成全律法。虽然以色列人,他们猜错了耶稣来的目的,耶稣并不是来变法的,不过他们猜的方向却是正确的。耶稣的到来,一定是与律法,与圣经有关的。而耶稣的到来,不仅不会废掉律法,相反,在18节,耶稣更加强调了律法的重要性。
【太5:18】我实在告诉你们,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,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,都要成全。
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,就是等到耶稣再来的时候,你身上或者你家里,有什么东西,是会被保留的?这是一个很有趣、又很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我们国家在长沙市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古发现,就是西汉的马王堆汉墓遗址,这个墓主人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坟墓,其中在他妻子的坟墓里发现一件有趣的东西,是一个类似于砂锅的东西,当挖掘人员打开的时候,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碗,存放了两千多年的莲藕汤,虽然汤已经蒸发了,但是莲藕的形状依然保持在那里,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来。后来大家推断,大概这个利苍的夫人是一个吃货,所以在她坟墓里发觉了很多吃的东西。当时这个莲藕汤被打开,很快有工作人员就过来,拍照记录下了莲藕汤的样子,但是几秒钟过去,因为与空气发生接触,莲藕一下子化成了粉末。我想不论这碗莲藕汤当刚出锅的时候,味道有多么的鲜美,香气有多么的十足,颜色有多么的诱人,那在20世纪挖掘现场的考古队员们,应该没有人会想去尝一口这个莲藕汤现在的味道。
马王堆汉墓保存到现在,大概就是2200年,而我们目前发现最早保存的圣经抄本,死海古卷,大概也有2200年的历史,但是其实律法本身,它远早于死海古卷抄本的历史,距今可能有3400年,传至耶稣时代的时候,大概也有1400年。那时耶稣告诉大家,天和地废去的时候,圣经律法依然存留。所以,在神国中,律法——神的话是可以存到永恒的,不是一件可以随意废去的。
我想,耶稣在这里谈论律法的话,也可以来提醒我们,在我们的生活中,哪些事情是可以存到永恒的呢?是美味莲藕汤,还是神的律法;是你例行足够的奉献,还是寡妇的两个小钱;是你按照惯例每周的礼拜,还是你在职场上的为主活出美好的见证?盼望大家在生活中,可以多多思考这个问题。
天国价值观
接着19和20节,耶稣向百姓阐述天国的价值观。
【太5:19】所以,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,又教训人这样作,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;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,又教训人遵行,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。
在19节,人们发现耶稣说的话,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。因为他的教导在这里,跟法利赛人和文士出奇的一致,他强烈的呼吁人们,要严格的遵守律法,哪怕是最小的一条;同时耶稣甚至表明,教导人遵行律法也是蒙福的。我想到了这时,百姓们心中一定是复杂的,想赶紧弄清楚耶稣的真实意图。
【太5:20】我告诉你们: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,断不能进天国。”
耶稣告诉以色列百姓,为什么生活如此压抑、内卷,看不到希望,并不是律法的问题,并且也不是法利赛人和文士教导律法的问题,因为教导人遵行律法,也是被上帝祝福的。问题的关键,是处在了文士和法利赛人,他们对“义”的定义。
所以如果你们的义,胜不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;你们还不能理解真正“义”的含义,那你们仍然拿不到天国的门票!
这个结论在当时的以色列可谓是石破天惊,因为文士和法利赛人,正是犹太民族信仰的标杆,他们不仅仅自己教导别人严格遵守律法,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,比如人们经常在十字路口,看到正在禁食的法利赛人和他们的门徒;再例如法利赛人在奉献的时候,连薄荷、茴香和芹菜,就准确的算出1/10来进行奉献,如果说,他们的义都有问题,他们都拿不到天国的门票,那谁能拿到呢?
六论
口述律法
所以在接下来的21-48节,耶稣举了6个例子,来向人们说明,如何拿到天国的门票。其中,每个例子都包括了两个标准,一个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对于“义”的标准,另一个则是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标准,也就是律法中真正“义”的标准,我们先花一些时间来了解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标准。
在**【太5:21a】前半节“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。**在马太福音第五章,耶稣引用圣经的话,都是“你们听见有话说”,或者”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“。但是在我们刚刚讲过的马太福音第四章,耶稣用圣经抵挡魔鬼的时候,耶稣说“经上记着说”。为什么都是圣经,耶稣的描述却不同呢?很简单,因为其实第五章中,耶稣引用的,不是神的话。确切的说,不是圣经的原话。而耶稣引用的,正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所教导的口传律法,也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标准。
对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标准,我们常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,就是“律法主义”。如果你是学法律的,你比较容易理解。其实任何的法律,一旦制定,他就已经开始滞后,但是法律又不可能随时更改,这样就失去了原本法律的效益。那怎么办呢?比如我们国家在每一次修订了刑法之后,为了应对随时多变的情况,我们在不同时间,会追加许多的司法解释。法利赛人也是一样,他们每次面对具体问题,就要追加一些更加细致的解释,以免以后人们犯了同样的问题。其中最经典的,就是十诫中有一条“第七日你要守安息日,不可做工”的应用。所以问题来了,我的职业是一个医生,安息日的时候有人来我这里看病,我要不要医治他?所以这位医生去请教法利赛人,法利赛人就告诉他,你当然不能医治他。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,这个人不小心砍树的时候,不慎被砍断了胳膊,血流如注,如果不救他,他就死了,所以法利赛人就又增加一条司法解释,规定安息日只有在人们濒临死亡的时候,你才可以救他,而且你只能为他止血,不能做其他的帮助,这样你才可以守住律法。
不过随着时代发展,比如到了今天,安息日的诫命就会带来非常多复杂的新问题,比如你在安息日是否可以乘坐电梯呢?如果用手按电梯按键,这算不算是在安息日做工呢?为此以色列人就想了一个办法,推出了一台“安息日”电梯,就是到了安息日,电梯在每一层都停,都开门,这样你不需要用手去按电梯按钮,就可以免于做工了。我去以色列的时候,有一次误打误撞就进了一个安息日电梯,它在每一层都停,而且还会等待一分钟的时间,所以这个电梯非常慢,还好那次我就坐一层楼,等了半天终于到了我的楼层,我很快就走了。等我再下楼的时候,我就可以坐了另外一个电梯,是犹太人给外邦人准备的电梯,和正常的电梯一样,不过就在我准备关电梯门的时候,进来了一位犹太人,他让我帮他按楼层2,因为我们酒店二楼是个会堂,他们安息日要在一起敬拜。我当时不明就理,就帮他按了2楼,后来我才明白过来,是因为他按这个按钮就违背了安息日的诫命,所以他才让我按,这样他就能很快到达2楼,同时又不违反诫命了,不过看上去律法的空子是不是很好钻?其实不是的,后来我跟当地的一位牧师聊起来这件事情,他告诉我,实际上那位犹太人跟我说,让我帮他按那个按钮,这也是他们的律法禁止的。
所以按照法利赛人对律法的解读,律法只能有一个结果,就是他越来越复杂,越来越繁琐。如果你见过犹太人的著作《塔木德》的原版,你会发现他的排版很有意思,每一页塔木德的文字排列,是呈一个“回”字形,中间核心部分,是几条口传律法,口传律法的周围被两个早期的注解所环绕,其内容就是对口传律法的解释和扩充,而在这一层的外面,还有包裹着一层文字,是在之后的历史中,犹太学者们的追加解释。所以塔木德就像一个套娃,一圈套一圈,一层解释再套一层解释,这些解释就铺设来一张天罗地网,让想钻空子的人们无处遁形。
所以这样看来,文士与法利赛人,已经将律法钻研到了极致,那怎么会有一种义,可以胜过他们的义呢?
论发怒
在接下来我们的六个例子里,耶稣会告诉你,如何胜过他们的义。我们先来看21节。**【太5:21】“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,说:‘不可杀人’,又说:‘凡杀人的,难免受审判。’**在这里我们看到,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口传律法,为原来的十诫增加了一条司法解释,在出埃及记20:13节,那里记载“不可杀人”,法利赛人则追加了杀人的后果,就是“难免受审判”。
接着22-26节,耶稣则给出了律法真正的标准。22节耶稣让我们看到,其实向弟兄动怒,骂弟兄是傻瓜、笨蛋,这与杀人是同等的罪,都要受审判。其实和合本这里翻译“不可杀人”,更加确切的翻译应该是“不可谋杀”,法利赛人的标准,停留在字面的意思,而耶稣给出的标准,则直接指向谋杀背后的动机,就是动怒。所以其实不可动怒才是真正律法的标准,显然法利赛人,比起律法真实的标准,低了太多。
接着23节耶稣指出了一个例子,**【太5:23-24】所以,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,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,就把礼物留在坛前,先去同弟兄和好,然后来献礼物。**献祭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宗教仪式,耶稣此时正在迦百农讲道,他的听众们也就是加利利地区的犹太人,他们每年前往耶路撒冷献祭,都需要走几天的时间,而当他们到了那里,刚准备献祭。突然想到走之前刚刚和家里的太太吵了架,他的太太执意要让他带一瓶水,他推辞再三,非常懊恼的拒绝了,这时马上下一个就要轮到他献祭了,他应该怎么办呢?耶稣告诉他,你要先放下祭物,先回家与太太和好,再来献祭。耶稣道出了事情的本质,因为比献祭更重要的,正是与人和好。
不知道大家每次来教会的路上,是否会和你的太太吵架,当然吵架的对象,也不一定是你的太太,也有可能在来的路上,你对前面那位别了你车的司机怀恨在心;也有可能你出门的时候,因为邻居总是把垃圾放到家门口,你和他发生争执;如果这样的话,你要小心了。因为等待你的可能是25-26节的审判,**【太5:26】我实在告诉你,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,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。”**25、26节是一个比喻,当人们来到神面前的时候,你需要解决好自己一切的问题,否则你会面临罪的恶果,就是神公义的审判。
在这一段中,法利赛人认为,只有谋杀才需要被审判,而实际上,骂人、动怒,这已经要受上帝的审判。单单避免谋杀罪,其实并不能完全实践律法中“不可杀人”的诫命,同时,你也不能避免律法中“不可杀人”所带来的后果,就是神公义的审判。
论奸淫
接着在27节,耶稣讲到了十诫中的第七诫,【太5:27】“你们听见有话说:‘不可奸淫。’这里引自出埃及记20:14,在这里,法利赛人和文士好像没有更改或者扩充圣经的原话,即便如此,他们有关“不可奸淫”上面的义,仍然远远不够。所以耶稣讲出了真正“义”的标准,【太5:28】只是我告诉你们: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,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。
面对突如其来升级版本的律法,让文士和法利赛人猝不及防,因为从来都是他们自己为别人解释律法,而耶稣,却为他们诠释律法,并且在这样的标准面前,没有人可以站立得住。耶稣在这里,更像是法利赛人中的法利赛人。
29与30节,耶稣指出了律法让我们拥有对待罪恶的态度,特别是对于淫乱的罪。右眼指一个人最强的视力,而右手则表示他最强的能力。所以宁肯放弃最强的视力与能力,都要避免自己落入淫乱的试探中,因为这个试探带给我们的,正是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我们也许会对这两节经文有疑问,我们是否现在应该照着这两节经文去做呢?当然在教会历史中,也有人这样去尝试过,但是到了晚年他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。因为其实没有人可以这样做,如果真这样做,那也许自己的身体,就什么也都不剩了。
其实我们从前两个例子,同样也是十诫第六与第七条诫命,杀人与奸淫的律例中,我们可以看到,耶稣与法利赛人对待律法的方式好像有一些相同,但又好像很不一样。的确,我们看到耶稣的标准,远远超过法利赛人的标准,但是其实耶稣,呼吁人们追求律法内在的义,从而活出一个义的生命,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义。而法利赛人更加追求律法外在的义,也就是通过对具体律例条文实践,来达到义的标准,这是一种是自外而内的义。
论离婚
接着在31和32节,耶稣由奸淫的律例,引入离婚的问题。
【太5:31】“又有话说:‘人若休妻,就当给她休书。’这一个例子比较有趣,因为在这条口传律法中,法利赛人并不是增加了解释,而是删减了原来律法书中的内容。【申24:1】“人若娶妻以后,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,不喜悦她,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,打发她离开夫家。
什么是“不合理的事”?炒菜放盐放多了算不算?没有哄好孩子,孩子哭闹算不算?在文士法利赛人看来,这当然可以算,为什么不算呢,所有的人不都是这样做的么?所以等到这一条口传律法中,他们连“做不合理的事”,这个前提条件都省了,离婚与否完全取决于这位男人的个人意愿。而耶稣则很清楚的指出,其实律法所讲“不合理的事”,只针对一种情况,那就是淫乱。
我们看到法利赛人和文士,为着律法不断努力,不断修补其中的内容,但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,并没有把律法的义表现出来,相反在这个过程中,律法的义,被大大降低。而这被降低的律法的标准,正大大影响着神的选民,以色列人。
论起誓
33-37节,耶稣谈论关于“起誓”的律例。**【太5:33】“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,说:‘不可背誓,所起的誓,总要向主谨守。’**这条律例引自利未记19:12,和民数记30:2。从字面意思来看,法利赛人好像没有扭曲原来的律法书。不过在这个表面之下,却隐藏着许多的问题。
在34-36节,我们可以看到,他们的问题在于,他们开始指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来起誓,其中包括:天、地、耶路撒冷、自己的头。那这有什么问题呢?
在马太福音23:16-22节,我们看到文士和法利赛人,他们有一套起誓方法论,他们认为,指着圣殿,祭坛起誓都不算什么,但是如果指着圣殿的金子,祭坛上的祭物起誓,那他必须遵守。所以人们在起誓的时候,如果他不想兑现自己的诺言,他就可以指着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起誓,而如果他想兑现诺言,他就可以指着那些法利赛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起誓。这起誓严重违反了上帝的律法。
其实,人们无论兑现自己的起誓与否,都不能改变天、地、耶路撒冷,甚至自己头上的一根头发。所以律法真正的标准与要求,不在于你指着什么起誓需要守住。而是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要定准。如果你句句定准,你也就不需要通过起誓,来提高自己话语的可靠性。
相反当一个人越是努力的通过起誓,去证实自己的话,那他的起誓,就越有可能是出于罪恶。【太5:37】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;不是,就说不是;若再多说,就是出于那恶者。”
论报复
在38-42节,第五个例子中,耶稣解析了口传律法中关于报复的原则。**【太5:38】“你们听见有话说:‘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。’**这一条口传律法,出自出埃及记的21:24,并且在利未记和申命记中都有提到。这种对等的报复性原则,其实不仅仅出现在犹太人的律法中,在摩西写下律法书400年前,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中,也记载了同样的原则。上帝使用对等的报复性原则,极大的避免了无节制的报复,所带来冤冤相报的结果。但是其实,律法并不是鼓励这样对等的报复。
那律法真实的标准是什么呢?39-42节有四个例子。【太5:39-42】只是我告诉你们:不要与恶人作对。有人打你的右脸,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;有人想要告你,要拿你的里衣,连外衣也由他拿去;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同他走二里;有求你的,就给他;有向你借贷的,不可推辞。”
39和40节,特别容易被大家误解,很明显耶稣在这里,并不是要你主动去送死,这些例子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而展开,那就是39节所说的“不要与恶人作对”。
不要与恶做对,这正是耶稣时代的以色列人,所面临最大的挑战。以色列人被罗马人欺压,作为下等公民,他们的生活并不顺利,常常受到罗马兵丁的戏弄,甚至法律规定,任何罗马兵丁,可以指定以色列人,充当免费劳动力,帮助他搬运物品走一里地的距离。在耶稣的门徒中,有一位门徒名叫西门,他是奋锐党人。奋锐党是一个反政府组织,借助犹太人对罗马人的仇恨,试图找到机会来推翻罗马帝国的统治。有趣的事,他们并不是一群没有信仰的人,相反他们是一群热心于律法的人,他们希望有一天可以发动圣战,赶走敌人。不过这个想法也不是奋锐党的一家之念,在以色列百姓的心中,也早已经将罗马人当作邪恶势力来对待,巴不得早日在上帝的审判台前,审判他们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不要与恶做对,完全颠覆了犹太人心中固有的报应观念,但是其实律法并没有停止在不报应、不与恶做对上。耶稣还指出,律法教导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。
论爱仇敌
**【太5:43】“你们听见有话说:‘当爱你的邻舍,恨你的仇敌。’**在旧约圣经中,经常提到关于善待邻舍的话题,看上去法利赛人和文士在这里总结的“爱邻舍”并没有错,但是实际上法利赛人为“邻舍”两个字做了充足的解释,显然邻舍不可能是外邦人,而那个在我们隔壁住着的罗马人,肯定不算是我的邻舍,我就没有必要去爱他。而那不敬畏神的外邦人,自然就是我们应该恨恶的仇敌。
44节耶稣很清楚的指出,这条口传律法的错谬,【太5:44】只是我告诉你们:要爱你们的仇敌,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。
在今天最后一个例子中,耶稣指出了律法所启示的真正方向,那就是爱。如果有真正对人的爱,那你不会向弟兄发怒,不会犯奸淫,不会给自己的妻子写休书,也不会起假誓,不会报复别人对自己的伤害,甚至可以去爱自己的仇敌,去爱那些逼迫过自己的人。 **【太5:45】这样,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,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。**其实我们这样做,是因为上帝已经先这样爱了我们,他赐给所有的人,空气、阳光、雨水,他也将恩典临到所有的人。而作为被成为上帝的选民的以色列,更应该清楚律法的含义,就是要人尽心去爱上帝,并且要爱人如己。
总论
我们现在看完了耶稣列举的六个例子,我们可以总结一下,在这这六点中,什么是法利赛人的义和律法本身的义。
对于谋杀的例子中,法利赛人的标准,是谋杀者受审判,而真实律法的标准,是向弟兄动怒、骂弟兄的人同样也要受审判;对于奸淫,法利赛人的标准是不可以有奸淫的行为,而真实律法的标准,则是淫念就等同于淫行,会导致全身落入地狱里;对于休妻,法利赛人认为只要写休书就可以休妻,而律法真实的标准,则是只有在对方犯淫乱的情况下,才可以休妻;而对于起誓,法利赛人认为凡起誓的,应该谨守,而律法真实的标准,则是你所说任何的话,句句都要定准,不需要多说;对于报复,法利赛人的标准是平等报复原则,而律法真实的标准,则是不与恶做对;而对于邻舍与仇敌,法利赛人的标准是要爱邻舍,恨仇敌,真实律法的标准则是所有的人都是我应该爱的邻舍。
我们总结的对比下来,发现,其实耶稣对于律法的标准,是远远超越法利赛人的标准,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在5:20说,【太5:20】我告诉你们: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,断不能进天国。”
不过有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有人也做到了今天六个例子中的内容,比如他从来没有骂过身边的弟兄;他也没有对妇女动过淫念;他不离婚,也从来也不起誓;常常帮罗马士兵扛着东西走两里路;对于路边的乞丐也常常施舍。他的义胜过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,那他能拿到天国的门票吗?答案还是否定的,不能。
因为试图靠着遵循更加细致的律法条纹,来获取天国的门票。这正是法利赛人错误的根源。因为即便是耶稣在这里列举了一个更高的标准,更加细化的内容,这仍然不是律法要带来真正的义。真正的义并不是有外而内的,真正的义,是有内而外的。竭力行出这些美好的律法,目的并不是去拿那一张天国的门票,目的是效法完全的上帝。正如在最后48节,耶稣说**【太5:48】所以你们要完全,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。”**
乃要成全
但是,很遗憾,圣经在罗马书3:23告诉我们,**【罗3:23】因为世人都犯了罪,亏缺了 神的荣耀。**在希腊文中,“罪”这个词,有一个含义,就是射不中的,意思就是射箭射不中靶心,这个靶心就是上帝对于“义”的标准,而所有的人,不管怎样射箭,你将镜头放大之后,会发现他们都没有射中,那正中间的靶心。那我们怎么办呢?我们还有救吗?
不要怕,耶稣在5:17说“不是要废掉,乃是要成全”,“不是要废掉“正是表明律法的功用存到永远,而”乃是要成全“,则是耶稣基督通过成全律法,来给我们一条出路。那耶稣是如何成全律法的呢?
首先耶稣亲自向我们讲述了律法真正的含义,律法想要启示给我们的,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义,而非自外而内的义;
并且耶稣自己也亲自活出了律法,他从来没有推却别人的祈求,即便自己已经身心俱疲;他也没有拒绝向他收税的人,不论这人是否是罗马人的手下;他所说的话,句句定准,并且他也守住了当年他与亚当、亚伯拉罕、摩西、大卫所起的誓、所立的约;同时耶稣也爱自己的仇敌,甚至那些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,耶稣也为他们祷告;并且耶稣基督也深爱着他的教会,为教会在天上预备着一场羔羊的婚宴。
最后,耶稣成全律法的第三点,就是律法将人们引向耶稣,使得上帝设立律法的初衷,得以完全。**【加3:24】这样,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,引我们到基督那里,使我们因信称义。**当人们无论如何,射箭射不中靶心的时候,当人们深陷于各式各样律法条文不能自拔的时候,当人们坐在黑暗里哀哭切齿还是不能拿到天国门票的时候,这一束大光照在了我们面前。耶稣基督,他道成肉身,来到世界,他向我们发出呼吁,“天国近了,你们应当悔改。”
我们一同来祷告:
天父感谢你带领我们,重新认识你的律法,重新把你的律例典章摆在我们面前,使我们明白你的话。也感谢你的独生子耶稣基督,他来到世上,他不是要废掉你曾经的律法,他在十字架上成全了你的律法,让我们得以因信耶稣基督,活出义的生命。感谢赞美你,把荣耀和颂赞归给你,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。阿门!